美容院如何认识微信邀约的短板 二维码
2246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微信”已经成为很多美容院老板解决各类运营管理难题的最要途径。在各类策划公司的宣传下微信简直成为了“无所不能”的神器:促销拓客的二维码,工作汇报用的微信群,O2O的微商城等等。可以说现在哪家美容院没有跟“微信”发生过关系,那简直就成了天方夜谈!当一个事物给它承载了过多的功能的时候,随之也就是功能效果的减退。“物壮则老”、“物极必反”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提倡创新,但有些传统的东西也不能粗暴地被取代,就象电脑打字再普及,手写字也不会消亡一样。 “微信”是否可以代替美容院传统的“电话”及“短信”对顾客进行邀约呢?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美容院在采用各种办法进行积极的尝试,如:规划调整发布时间、精心编写邀约内容、强加检查奖罚等等,但经过一段时间总结后,发现“微信”邀约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是我们操作方法有问题还是用“微信”邀约顾客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南辕北辙”一样?如果真的方向错误了,就是再下力气,也是收效甚微。所以,今天就同大家一起分享“微信”邀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后,能马上改变这种“自毁前程”的行为,将顾客邀约的方式回归传统之路。 原因一:不对等的客情关系。 虽然这几年顾客是“上帝”的说法已经被很多培训专家所否定,但美容院顾客高高在上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无论通过多少次“心灵鸡汤”式的培训,美容师“低自我认知”的心态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善。特别是在目前大竞争背景下,相信美容师在顾客面前“位低言轻”的局面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顾客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美容院再大的事在顾客面前只能是小事”这就是目前美容院客情关系的现实。双方地位关系的远近与高低直接影响着“微信”内容刺激反应的程度。换句话讲,同样的信息内容,地位高的人发布时产生的刺激效果要远远大于位地低的人。所以位置低的美容师,想通过微信获得位置高的顾客及时回信是不现实的。忽略了美容师与顾客之间的这种不对等关系,而强行推行“微信”邀约这种方式,造成顾客对微信上的信息不重视是微信邀约失败的最直接原因。 原因二:海量微信内容很难引起顾客聚焦。 “秦桧都有三个朋友”的关系文化,造成我们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少者上百,多者几百,这已经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众多的朋友都在“微信”大家庭中,有关怀的、有分享、有需要支持的,都不断的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重要的事,紧急的事不用微信发布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真理。在微信的平台上,美容院的通知类信息,在每天几十上百条的信息中,会显得更“微不足道”,同时,美容服务对大多数顾客来讲并非是强迫性需求,这就更容易让顾客忽略,再有,很多顾客根据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养成了定时看微信的习惯,这就容易造成“微信”的滞后性,当发现信息的时候,它已经成了“历史”。所以,来自其它微信的干扰和顾客看微信的习惯是导致美容院微信失败的第二大原因。 原因三:微信单向的交流方式,无法取得顾客的承诺。 “积极主动”与“获得承诺”是成功邀约的最重要条件。虽然“微信”具备积极主动的特点,但微信的单向沟通的方式,很难即时获得顾客的承诺。在“等待”中“空等”是微信邀约中最常见的现象。但为什么美容师喜欢用微信的方式来进行顾客邀约呢?长期以来,很多美容师认为顾客讨厌被打扰,认为邀约是一种变相的请求或跟打推销电话没有什么区别。为了防止自己的“小心脏”不受伤,所以“微信”邀约的形式一出现,深受“广大”美容师推崇与热爱,道理很简单,通过给顾客发微信,自己不但避免“受伤”,而且还有机会上网休闲一下。所以众多美容院在推崇“微信”邀约的时候,却忽视了“顾客邀约”的本质:培养顾客的护理习惯、提高美容师的工作效率和保证顾客的护理效果。如果邀约没有达到效果,那么“邀约”还有什么意义?所以美容院老板一定要站在美容院发展的战略上坚持“邀约”工具的稳定性,不能因为照顾美容师的“假面子”,或图省事而将“邀约”的本质意义忽略,这才是最大的“得不偿失”。 很多的朋友会问:马老师,您说微信“邀约”效果不好,那为什么有的美容院使用的效果非常好?其实使用效果好的美容院大致有二个原因:一是微信在不同的地区所处的熟热程度不同,在使用度不高的地区,因为大众对微信工具的“新奇”,所以参与度会高,就象刚开始的QQ聊天一样;二是顾客“邀约”成功应该归功于多种工具的叠加使用。在美容院顾客“邀约”中,电话、短信、微信应该综合运用,哪个都不应该缺,所以有些美容院片面的强调了微信的效果,对大家产生了误导。在笔者看来,就目前的美容院客情关系及管理水平来讲,微信预约只能做为一种美容院顾客邀约的辅助形式。如果美容院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微信邀约的“短板”,造成邀约工具“一刀切”的现象,那必将造成美容院顾客到店率的下降,增加业绩管理的难度。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微信邀约”,而是帮助大家对微信邀约有个清醒的认识,今年很多的美容院生意都不好做,如何顺利渡过2015年“冬天”?真得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千万别输在“创新”上,这是我给广大美业同行初冬时的管理劝告。
文章分类:
知识
|